青浦区庆华幼儿园2019学年园本培训计划
撰写:陈咏梅
一、指导思想
全面贯彻党的“十九大”精神,坚持以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为指导,以“立德以为师,志行以树人”为宗旨,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、市、区教育大会主要精神,坚持传承和发展青浦实验,继续坚持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抓握内涵发展的主线,有序推进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。以逐步培养梯队教师团队为重点,全力推进教育综合项目为抓手,有效落实本园“十三五”规划,多层次、多形式、有计划、有组织的开展师训工作,打造一支职业素养过得硬、专业能力亮得出、团结协作、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。
二、本园情况分析
我园现有教师28名,其中26人大学本科毕业,3人大专毕业;高级教师1人,一级教师14人,二级教师13人。其中有区名优教师1名,校级骨干教师5名。
总体师资配比相当,老教师经验丰富,青年教师朝气蓬勃,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,相互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。各层次教师对于教育理念、业务水平、科研能力等都有提升需求和发展空间。
三、主要目标
1. 提升教师师德素养,完善教师心理品质。打造一支师德高尚、心理健康,优秀、团结、和谐、向上的教师队伍。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进一步增强教师师德素养,形成争做“四有好老师”的好风尚,促教师乐做幼儿喜欢、家长信任、有奉献精神的好老师。
2. 加强课程领导能力,努力提升保教实效。继续以《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》的优化实施为导向,加强课程的研究力度。以片级“运动”项目研究、等级验收自查薄弱环节的改善等做实基础性课程研究;以全园性课题研究为抓手,做精特色课程研究。
3. 加强队伍建设,力争促使队伍结构合理。以优先打造骨干教师、稳抓提高成熟教师、夯实基础培养青年教师,分层培养机制,系统构建队伍梯队建设思路,努力发挥名优骨干教师作用,萌发教师自主发展意识。
4. 着力课题研究,用力构建园本特色。进一步清晰“双向合力、德润无声——家长参与下的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实践研究”项目研究思路,以年级组课题研究为载体,完善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决策、实施和评价的途径、形式等,形成各类活动课程活动中家长参与评价要素;积累和完善幼儿园各类保障机制、运行机制;为特色课程的建构提供依据。
四、教师培训措施
(一)立德以为师,志行以树人,加强师德锤炼
1. 继续围绕“立德树人”主题,按照争做“四有”好老师的具体要求,以“悦教故事汇”项目开展、“师德签约”活动、志愿服务项目、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,深入推进“师德标兵”师德系列活动,,不断激发并弘扬教育的正能量;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,彰显党员在群体中的作用与价值,着力构建“志愿者服务”工作模式,提升党、政、工、青、妇合力,不断赋予“庆华精神”以新的内涵。
2. 进一步健全并完善师德建设奖惩制度,利用政治学习等途径深入学习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》,开展“悦教故事汇”活动,鼓励不同层面的教师讲身边的好老师、好员工,引导教师确立专业信心,端正专业态度,提升专业素养。
3. 继续开展 “品尚经典”、 “读书会”等活动,陶冶教师情操、提升教师追求美、崇尚没、传播美的人文素养。
(二)围绕区十三五师训计划,强化教师培养
l 理清教师梯队建设的标准,进一步明晰教师梯队的发展序列;依托项目组和综改项目的活动推进,构建庆幼教师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 。
l 加强名优教师管理和培养机制,以项目引领的方式提升名优教师的示范作用,重视对他们的过程监控和指导。
l 采用项目结对的方式,搭建研训平台和机会等,促青年教师们在各类机会中磨练与成长。
l 结合课题研究、教研活动、课程核心组活动等,加强对中层骨干的培养,在压担子、练胆子、重指导的过程中提升教研组织能力,提升思考能力。
l 针对教师的需求提供更多外出学习、观摩的平台与机会,挖掘教师更多的潜能与特质。
l 针对教师艺术表现力总体偏弱,自身的艺术修养有待提高的需求,加强教师艺术技能培养,开展舞蹈、国画培训课程,促进本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,确保幼儿园的保教质量,逐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。
1. 确立梯度发展思路:确立教师梯队发展新思路,激励自主发展意识, 教师成长档案的构建,并以此为载体,引导教师专业成长;
2. 完善项目研修深度: 聚焦“幼儿学习轨迹的识别和运用”研究视角,强化教师研修活动中观察研究孩子的能力,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基于观察的有效思考回应能力, 为教师构筑自我发展专长提供服务与引导;
3. 创设各类研修平台:针对十三五培训方案,有目的安排职业素养、师德、业务能力等内容的园本培训。积极利用网络学习、园本培训、市及区级课程培训等途径,丰富专业认知,有效指导自我实践。提供区级公开展示的机会和平台,提高教师的教学自信。
4. 抓握各类学习资源:共享市导学班、区中心组、园际带教等学习资源,利用多样的信息互通平台,引导教师自主学习,共享共进。
(三)尊重教师发展差异,分层实践培养
1、青年教师
(1)提供区级基地培训机会:如晨星幼儿园学科教师研修基地、佳佳幼儿园教师研修基地;实验幼儿园学科教师研修基地、夏雨幼儿园学科教师研修基地,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外出培训活动,拓宽眼界,做好外出培训记录工作。
(2)开展各类园本教研和园本培训活动,以集体培训和项目培训为抓手,指导一日活动中的保教工作、提高课堂组织的质量、拓宽个别化学习环境创设的思路,使得青年教师整体专业素养有所提高。
(3)利用教研组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时间,为青年教师提供组内学习和展现自我的平台,通过同伴互助,在展示研讨中互动、分享、学习,彼此支持、共同成长。
2、 经验型教师
(1)根据经验型教师进一步自我提升的需要,提供区、内外的外出培训机会,保持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落后,并做好记录和园内分享工作。
(2)以四大领域项目组为落脚点,经验型教师参与名优、骨干教师为项目负责人的项目培训活动,落实学科常态教学活动研究,优化教师课堂组织能力。
3.教研组长培训
(1)结合区教研组长培训、行政蹲点指导、组长例会等培养方式,助推教研组长的成长。
(2)加强教研组长的带教与锻炼,使其尽快地调整角色,明确教研组长的岗位职责和任务,与佳佳幼儿园进行园际带教、组内课程实施监控管理。
(3)各教研组以大组教研的专题研究为中心,围绕《双向合力、德润无声——家长参与下的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实践研究》规划课题、区2018年综改项目,开展一系列实践和研修活动。
4、 名优骨干教师
(1)为名优骨干教师挑选区名优(学科领军人物、示范教师)进行带教,参加“区种子计划”拓宽其专业视野和层次。
(3)利用名优教师履职平台,开展课堂展示、经验交流、带教指导、公开活动辅导等活动,充分体现引领辐射作用。
(4)借助于《双向合力、德润无声——家长参与下的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实践研究》课题,申报区级个人课题,有目的地开展课题实践研究,提升科研能力。
(5)发挥骨干辐射价值:借助园项目研究、跨园跟教、园级带教、区教研项目等平台和资源,引导区级骨干教师完成履职要求的同时,带动园内青年教师共同成长;同时,确立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,加强履职监控和考核机制。
(四)、自主研修,提升自我
1. 帮助教师了解自身个人特色,全面认识自己,结合园本培养目标、明确自己的阶段发展方向,制定个人发展规划。
2. 通过骨干教师、项目组引领,有效促进教师在环境创设、方案设计、观察与评价等方面专业能力的提升。
3. 依托项目组课题研究,寻找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切入点,开展个人专题研究。
4. 重视自身的继续教育,积极参加十三五师训以及各类进修学习,以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。
五、主要工作
2019学年第一学期
时间 |
具体工作 |
9月 |
1. 教研组长、项目组、课程核心组例会及大组培训; 2. 完成各类教学计划的制定、幼儿操节编排、培训工作; 3. 做好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,进行幼儿园、各班环境布置及培训; 4. 新教师带教协议; 5. “品尚经典”活动; 6. 《双向合力、德润无声——家长参与下的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实践研究》 7. 教师“平安校园”培训活动 8. 舞蹈、国画培训 |
10月 |
1. 教研组长例会、项目组例会、课程核心组例会及培训; 2. 教研组活动与备课组活动; 3. 年级组教研实践课及青年教师诊断课; 4. 个别化学习专题研修 5. 舞蹈、国画培训 |
11月 |
1. 教研组、项目组例会、课程核心组例会及培训; 2. 年级组教研实践课及青年教师诊断课; 3. 教研组活动与备课组活动; 4. 各主题的环境创设,主题资料积累; 5. 及时更新家园互动平台,及时上传各类资料; 6. 人文素养讲座; 7. 名优教师课堂展示、经验交流。 |
12月 |
1. 教研组、项目组例会、课程核心组例会及培训; 2. 教研组活动与备课组活动; 3. 青年教师展示活动; 4. 年级组教研实践课及青年教师诊断课; 5. “悦教故事汇”活动。 |
1月 |
1. 教研组、项目组例会、课程核心组例会,专题研究交流; 2. 案例、课例研讨交流。 |
2019学年第二学期
时间 |
具体工作 |
2、3月 |
1. 教研组、项目组例会、课程核心组例会大组培训; 2. 完成各类教学计划的制定、幼儿操节编排培训工作; 3. 项目组活动:针对“提高集体活动有效性”开展培训、研讨。 |
4月 |
1. 教研组、项目组例会、课程核心组例会及大组培训; 2. 教研组活动与备课组活动; 3. 及时更新家园互动平台,及时上传各类资料; 4. 项目组活动:“提高集体活动有效性”专题研讨; 5. “读书会”活动。 |
5月 |
1. 教研组、项目组例会、课程核心组例会及大组培训; 2. 项目组活动:针对“提高集体活动有效性”开展培训、研讨。 3. 教研组长组例会及大组培训; 4. 青年教师展示活动; 5. 名优教师课堂展示、经验交流。 |
6月 |
1. 教研组长组例会及大组培训; 2. 教研组活动与备课组活动; 3. 及时更新家园互动平台,及时上传各类资料; 4. “悦教故事汇”活动; 5. “师德标兵”评选; 6. 工会积极分子评选。 |